今年来,海西州立足资源禀赋,紧紧围绕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依托枸杞产业发展优势,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政策扶持、融合发展”的原则,突出政策引导、聚焦合力、挖掘潜力、发挥优势、加强宣传,强化州内外人社就业部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经纪人之间的劳务对接协作,持续推动“柴达木枸杞采摘”劳务品牌提档升级,促进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增收。
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大力提升品牌形象。海西州将以推进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神奇柴达木”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为契机,出台了《关于推动“海西枸杞采摘”劳务品牌提档升级的实施方案》,明确了5大类16项重点任务,持续提升“柴达木枸杞采摘”劳务品牌知名度、认可度、美誉度。印发《枸杞采摘劳务用工服务保障工作方案》,建立人社、就业、农牧、林草、公安等部门为成员的州县两级工作专班,全力做好枸杞采摘劳务用工服务保障。今年预计,创造劳务经济5亿元以上,直接带动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6.5万人次以上,人均短期收入8000元左右。
搭建平台聚合力,着力加强劳务协作。充分利用抖音、快手等群众广泛应用的短视频平台开展“直播带岗”“直播带货”“品牌宣传”等线上推介活动,全方位宣传推广“柴达木枸杞”劳务品牌及其扶持政策,及时发布最新用工信息和相关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不断提升知晓度、参与度和影响力。组织劳动力输转规模较大、组织化程度较高、劳务协作关系比较稳定的供需方参加“全省枸杞采摘劳务用工对接洽谈会”,展示成果、签订劳务协议,提升“柴达木枸杞”劳务品牌带动就业能力。枸杞采摘劳务用工对接洽谈活动吸引全省各市州劳务经纪人、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代表和海西州枸杞种植企业、种植户代表。现场18家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劳务经纪人与州内14家枸杞种植企业、种植户初步达成劳务用工意向协议1.3万余人。
聚焦劳务输转渠道,深挖就业蓄水池。州、县两级人社、就业部门加强与省人社厅就业促进处、省就业服务局的沟通联系。通过省厅牵线搭桥,主动与省内劳动力富集的西宁、海东、海北等地200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经纪人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劳务经纪人和甘肃、宁夏、河南、四川等省外人社、就业部门开展劳务对接,互通、共享用工供需信息,加强枸杞采摘劳务用工资源储备。目前,枸杞采摘劳务用工规模达到6.82万人次,采摘劳务收入达5.46亿元。按务工人员输出地分,州内用工1.25万人次,省内州外用工1.88万人次,省外用工3.69万人次。
激发就业潜能,加大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全州枸杞产业带动海西州内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农牧民参与枸杞种植、加工、销售等生产经营,通过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农牧业发展质量效益,稳定促进农牧民增收,有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目前,枸杞种植企业(种植户)8166家,共带动27102人(其中:返乡人员就业356人),从事枸杞栽培、田间管理等工作;枸杞加工企业52家,共带动4635人(其中:返乡人员就业182人),从事锁鲜、烘干、色选、分装加工;枸杞产品销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94家,带动就业263人(其中:返乡人员就业86人),从事景点、商城、直播等方式线上线下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