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人社局始终坚持把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坚持看方向、看预期、看导向、看方法、看风险、看精神并重,统筹推进稳就业、优保障、强人才、促增收、防风险等各项工作,自觉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践中展现海西人社新作为。
突出就业优先,让就业品牌效益出新出彩。围绕产业“四地”建设,聚焦高质量充分就业新使命新定位,紧扣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主题主线,以强化组织、政策、服务、帮扶“四个体系”为关键点,着力在稳存量、扩容量、提质量上下功夫,通过持续健全完善就业创业政策服务机制,提升重点行业企业用工供需“匹配度”,强化“培训+就业”链条式服务,联动推进公共就业服务提质、人力资源服务促进就业、重点群体就业帮扶等计划,压茬组织开展“12+N”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让更多更优的招聘求职服务“飞入寻常百姓家”,实现就业数量、质量“双提升”,持续将“就在海西”工作品牌越擦越亮。全年,全州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3万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8万人次,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就业率达到87%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顺应群众所需,让社会保障服务可感可及。围绕覆盖全民、人人享有的目标,深入实施智慧信息赋能工程、社会保障提质工程和开展人社服务提效行动,以‘四个全力’为发力点,推进重大制度改革、社保扩面、经办服务、筑牢基金安全防线,着力在促改革、推扩面、优服务上下功夫,通过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适时提高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待遇水平,积极释放减负稳岗政策红利,实施数字化赋能,强化基金监管,加大精准扩面力度,大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努力实现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咨询诉求“一线应答”,为全州各族群众提供更加充分、更加可靠、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实现社保参保、缴费双增长。全年,全州实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8.16万人、13.12万人、8.15万人,新开工工程建设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达90%以上。
服务产业发展,让人才赋能实效走深走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牢把握人才强州的紧迫性需要,围绕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打造绿色算力基地等中心大局工作,以“四个着力”提升专业人才活力、壮大技能人才队伍、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为切入点,全力在提技能、畅渠道、促成长上下功夫,持续深化人事人才制度改革,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重点做好国家和省级重点人才选拔项目,扎实开展“技能强企”行动,全力做好“金蓝领”企业技能人才工作室建设,畅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协同做好“校园引才”“四名”工作室等人才智力帮扶工作,持续为海西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强化源头治理,让权益保障成果见行见效。持续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落实“定领导、定责任、定措施、定时限”和“包约访、包调查、包化解、包稳控”四定四包责任作为社会治理体系的一项重点工作,深入开展劳动关系提力行动,以“三个加强”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根治欠薪治理质效为落脚点,着力在抓前端、治未病、防风险上下功夫,全力构建完善高质效人社治理体系,坚持把维护劳动者权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劳动争议调解优势和劳动仲裁法治保障作用,不断强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切实维护各类市场主体和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全年,全州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结案率、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始终保持在97%、98%和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