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年度职称评审工作相关要求,有序推进各系列职称评审工作,海西州人社局积极贯彻落实职称改革各项政策精神,积极与各评审委组建单位交流沟通,总结历年工作经验,完善评价机制,优化业绩导向,较好解决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过程中客观困难和问题,畅通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为专业技术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五个公开”营造风清气正的评审氛围。为确保职称评审工作平稳、有序、扎实推进,州人社局充分考虑评审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敏感性,既坚持守好政策的红线、底线,又注重把握业绩成果的实际效能,坚持方案公开、政策公开、标准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的要求,对申报人员的职业道德、工作表现、工作业绩等严格进行审核。强化工作人员责任意识,严格界定责任,做到“谁推荐、谁审核、谁负责”,严防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让企事业单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应评尽评。强化评委会监督管理,加强对评审全过程的监管,人社部门全程监督指导,专家评委严格履职,确保评审过程和结果的公平公正。
“两个公示”保障公平公正的评审结果。实行严格的评审前公示制度,坚持“谁推荐、谁审核、谁负责”,压实用人单位审核责任,对审核通过人员的基本情况和申报材料在本单位公开场所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在规定期限内按照评审权限逐级上报,确保申报人员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实行严格的评审结果公示制度,在评审工作中,严把职称评审关,实行评审专家随机抽取,评委全封闭管理,纪检监察人员全程参与监督,严格落实回避制度,评审专家及工作人员与申报人员有利害关系的主动回避,确保评审公平公正。评审工作结束后主管部门在第一时间将评审结果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职称评审工作阳光透明。
“三个一”营造引才留才的良好环境。职称评审“一网受理”,大力推进“互联网+职称”服务,全州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实现“青海省‘互联网+人事人才’职称申报系统”一网受理,申报材料全面电子化,申报人员、用人单位及各系列评委会均通过网上申报系统申报、审核和评审。对于高技能人才、乡村振兴人才、援青人员及突出贡献人才和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等实行分类申报,进一步简化申报程序,提高申报审核效率和准确性。评审材料“一次提交”,进一步打破户籍、地域、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制约,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申报渠道,让“信息多跑路,人才少跑腿”,在整个申报过程中,所有材料只需要通过“青海省‘互联网+人事人才’职称申报系统”填报一次,有效避免“多次跑、来回跑”问题。评审过程“一套标准”,严格按照深化改革要求进行,一个系列一套标准,地方标准不低于省级标准。坚持凭能力、实绩、贡献评价人才,破除唯论文、唯学历、唯奖项、唯“帽子”倾向,注重各类人才的专业性、创新性和履责绩效、创新成果及实际贡献,注重考察确保评审的公平性和规范性。积极推动职称评价结果与专业技术人才聘用、考核、晋升等用人制度有效衔接,营造引才留才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