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海西州按照源头治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的工作要求,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安薪行动”,围绕普法宣传、专题培训、制度落实等重点工作,不断提升企业依法用工和农民工依法维权意识。
普法宣传多样化。针对建筑施工用工领域,重点通过现场集中讲解、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宣传讲解建设单位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主体责任和义务。通过制作漫画、视频不断拓宽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在制作动画宣传片方面,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讲解劳动者关注的问题,方便劳动者获取准确的维权法律知识。“安薪行动”期间,全州共出动劳动保障执法人员500余人次,向总包单位、分包单位和农民工发放宣传册3700余册,现场政策宣讲、面对面答疑解惑1800余人次,为减少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欠薪问题营造了浓厚的法治环境。
组织培训精准化。针对劳动用工监管工作的堵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企业劳资人员政策业务专题培训班”“劳动关系领域基层工作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邀请第三方培训机构资深讲师对全州151家用人单位、248人进行了统一培训。推动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资专管员队伍,不断提高工程建设领域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日常管理水平,积极为建设项目培育“管理员”“宣传员”和“协调员”。
制度落实精细化。对标《青海省在建项目落实工资支付制度指导手册》《在建工程项目实地核查表材料目录》加强制度落实强化精细化管理举措。坚持劳动用工实名制管理,督促用人单位与招用的农民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建立职工名册,健全农民工进退场、考勤记录、工资支付记录,督促在建工程项目在银行开通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全面推行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制度,实行农民工工资与其他工程款分账管理。在新开工的工程类施工项目中培育“安薪”项目,“一对一”进行检查和指导,推动制度落实和资料归集标准化,目前共培育“安薪”项目5个。
隐患排查常态化。为确保全面掌握全州各工程项目信息,向各行业主管部门印发了《关于报送2024年工程建设项目的通知》,要求各单位高度重视、认真梳理,及时报送新建、在建、续建项目,做到了对辖区内建设项目底数清、情况明、无盲区、无死角。充分发挥了青海省农民工工资支付预警平台能实时接收各类欠薪预警的强大作用,对建设项目信息与预警平台信息不匹配以及各类预警提醒,做到快速核实、分类处置,切实提高了工程建设项目农民工工资发放监管和风险防控水平。今年以来,共完善项目基本信息、排查消除预警信息180余条,推动防欠、治欠关口前移。
投诉渠道多元化。充分发挥“全国欠薪线索反映平台”“12345政府热线投诉”及公开全州8个联合接访点和10部接访电话,健全完善涉薪信访、舆情信息对接机制。充分发挥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作用,开辟农民工工资争议“绿色通道”,依法高效维护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行动期间,共协调解决各类欠薪投诉案件45件,涉及710人,涉及金额1212.63万元。通过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解决农民工工资争议案件29起,为33名农民工追回工资92.05万元。